習近平總書記近日指出,“要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世界經濟格局是否會因疫情發展發生深刻變化?圍繞“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標新定位,浙江在這場大變革中如何應對,如何化危為機,提供探索性經驗?4月12日,之江青年協會召開“云上茶座”,20余位來自社會組、管理組、經濟組的之江青年學者和其他社科研究人員圍繞國際疫情發展和輿情動態趨勢、全球疫情下我國城鄉就業形勢、跨國并購與全球技術競爭、浙江產業應對策略等熱點問題,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建議。
學者們認為,我國當前面臨的全球焦點問題主要包括逆全球化、糧食安全、經濟寬松與貨幣寬松、就業保障與國際形象塑造等,這些也是我們需要研究應對的熱點問題。對于就業問題,疫情爆發后城鄉就業形勢發生了變化,低技能勞動者流動難度加大,對浙江影響較大。有學者認為,浙江在對外來人口的繼續培訓和建立適合自身產業調整人才體系等方面投入不足,需要加快建立人才培養的內生機制,緩解農民工失業、中等技能勞動者(大中專畢業生)隱性失業問題。同時,也要研究新基建進入三農領域,促進農村人口就業,推動勞動力由外向流動向內向發展轉變。疫情對浙江企業技術創新活動也產生了不利影響,我們的應對要結合疫情影響下國際技術創新的新動向,盡快鼓勵恢復社會和企業技術研發工作,通過技術創新戰略提高細分行業話語權,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同時,把握國際技術并購機會,鼓勵、幫助廣大民營企業化危為機。學者們認為,疫情對全球經濟格局產生的影響將是深刻的,對我國和我省的影響也將是深刻的,不排除同時出現外貿失業潮和熱錢涌入潮的可能,形成冷熱不均現象,增加宏觀調控難度。浙江在應對過程中要充分預估未來形勢,著眼長遠結構性變化趨勢,發揮好自身特有優勢,危中尋機順勢而為,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
本次之江青年茶座活動采用線上研討方式,由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學者協會、浙江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和中國中小企業研究院聯合主辦。